发布日期:2025-08-03 浏览次数:
这里诞生的刻蚀机打入台积电5纳米产线,半小时车程内串起设计、制造、封测全链条,
2024年,上海集成电路产业规模首次突破3900亿元大关,占全国总量的四分之一。
2024年全球集成电路产业综合竞争力百强城市排名中,上海已超越美国硅谷中心的圣何塞、日本东京和新加坡,跃居全球第四位。
2024年中芯国际28纳米生产线万片晶圆,全球成熟制程份额飙升至80%。
芯片制造如同微观雕刻艺术,光刻机画出电路图案,刻蚀机则要精准剔除多余部分。
中微公司董事长尹志尧打了个生动比喻:“如果说光刻决定了水平精度,那么刻蚀就决定了垂直精度,二者都在挑战制造极限。”
因为完全自主创新,当中微造出首台国产刻蚀机时,竟被美国巨头起诉“窃取商业机密”。
2023年,中微迎来历史性突破:刻蚀设备零部件国产化率已达80%以上,并在2024年下半年实现100%国产化。
速度之快令业界震惊,从美国加强出口管制到基本实现国产替代,仅用了半年多时间。
更惊人的是,超过200台反应台进驻国际最先进的5纳米芯片生产线,中国刻蚀机正式跻身全球第一梯队。
设计、制造、封装企业被压缩在30分钟车程内,形成全球罕见的超高效供应链。
韦尔半导体的芯片设计图,半小时后就能送到中芯国际张江工厂流片,完成制造的晶圆,转眼运到安靠封测厂封装。
2025年车规芯片产值将超800亿,松江保障硅片供应,闵行提供清洗设备支持。
长期以来,涂胶显影设备90%以上的全球份额被国外巨头垄断,国产化率不足5%。
2024年,江西维易科半导体带来破局利器:UTW2000Z涂胶显影设备。
这款设备硬件国产化率超90%,软件100%自主开发,成功适配国产光刻机,填补了国产光刻工艺链核心装备的空白。
沪苏皖联合出台《长三角半导体产能互助条例》,整合287台光刻机形成动态调度池。
无锡华虹闲置40nm产线承接合肥晶合集成订单后,设备利用率从63%飙升至89%。
海关总署试点的“芯片护照”系统更让芯片流转时间从72小时压缩至8小时,单次报关成本从2.4万降至0.3万。
2000年,张汝京放弃台积电股票,带着三百工程师奔赴上海张江时,农田中竖起的打桩机曾被行业视为笑线英寸产线%良率,这些“不可能”的数字背后,是通宵调试设备的工程师,是政府大胆押注的勇气。
1. 汽车之家:《不要台积电的股票,要中国芯!张汝京的U盘引爆清华课堂》